攝影名家
【 名家話影 】
影像是一種不立文字的閱讀,是一種觀與念的產物。觀和念,觀是看,念是想。觀是認真的久視,念是瞬間的思想。影像不只是看的,更是用心去“感受”的。在拍攝者、被攝者與觀看者之間,表達、傳遞、感受著一種觀念,這就是一個完整的影像藝術實現的全部。
湯輝 . 2019-12-09 10:04
【 名家話影 】
在三十多年的中國自然景觀系列——黑白風光攝影創作中,我涉足了祖國的每一個省區,拍攝國家自然保護區、世界自然遺產地、地質公園和風景區……拍攝那里的原始、荒涼、剛烈、大氣的自然景觀,拍攝出意境深遠、耐人尋味、愉悅精神的作品。
. 2019-12-06 10:02
【 名家話影 】
我曾經見過這樣的拍攝:一群拿照相機的人未經許可,就自己推門進了農民家的院子,主人出來問是怎么回事,話音未落,這群人見窗內這家人的女兒長得漂亮,便蜂擁進屋,閃光燈一通亂閃,有的人怕別人擋了自己鏡頭,毫不在意地站在人家的椅子上、炕頭上只顧拍照片,姑娘嚇得大哭起來,他父親氣得抄起鋤頭要跟拍照片的玩命!
鄧維 . 2019-12-05 10:03
【 名家話影 】
攝影專題,是指攝影師針對一個社會問題、一種社會現象、一類社會族群、或任何一種具備典型意義的社會存在形態,以攝影為表現手段,以觀照、揭示或批判拍攝對象的某種內在特質所展開的、以表現某個主題為目的的深入調查和視覺呈現。
李楠 . 2019-12-04 09:59
【 名家話影 】
革命的攝影對自然物象的觀照完全是社會的和浪漫的。風光攝影由過去的文人個人的心緒詠嘆,變成激昂的集體的戰天斗地的凱歌。自然的風景中,經常點睛的焦點是象征人類改造自然的物體。
鮑昆 . 2019-12-03 09:58
【 名家話影 】
攝影術在中國攝影師手中魔術般地表現了悠久古老的文人文化精神。高遠、空靈、逸世、傷懷,這些遠離塵世的禪悟境界用攝影表現起來,比水墨畫毫不遜色, 甚至有過之而不及。
鮑昆 . 2019-12-02 09:57
【 名家話影 】
一個是緊張地走在社會生活前面,作為人類眼睛的延伸和發現工具的風景攝影;一個是仍在古典視覺藝術殿堂中苦苦掙扎尋求審美資質的畫意風景攝影。它們各自都有不同的舞臺和觀眾讀者。前者是客觀記錄式的,后者是主觀審美式的。
鮑昆 . 2019-11-29 09:56
【 名家話影 】
“士志于道”的精神,即要有道德理想,社會責任,追求人格,又追求超脫的心靈自由。所謂天地情懷,人居其間。但造化萬物,世事繁雜,理想主義的士本身角色境遇也時有分裂,時常有進有退,有出有隱。于是,士需要寄情于雅。
趙衛民 . 2019-11-26 09:06
【 名家話影 】
家鄉,是一個人生命的起源之地,也在人的生命過程中型塑、見證其精神的成長與成熟。家鄉的記憶,不可避免地成為一個人走在生命長途中的原動力。在急劇的社會變動中,有的時候,家鄉可能會大變其樣,甚至因為某種原因而最終蹤跡全無、面目全非。但人的家鄉,深深扎根在人的記憶中的家鄉,卻會成為一種驅動人的具體社會實踐的隱蔽因素,并且通過他的積極尋找家鄉的某種精神活動而具體成形。
顧錚 . 2019-11-25 10:46
【 名家話影 】
80年代的中國攝影,處于一個新舊交替的時代,歷史的巨大變化毫不留情地給攝影文化留下了難以磨滅的痕跡。群眾性的攝影活動的普及和開展,無疑給中國攝影的復蘇提供了良好的基礎。這以后,中國攝影進入了被稱之為的“傳媒時代”。高科技、數字化以及網絡空間的逐漸拓展,使中國攝影家將更多的精力放在了對攝影視覺語言的探索上。
林路 . 2019-11-21 09:28
【 名家話影 】
一位在西藏生活、工作了30多年的北方漢子,退休后回到北京,仍然多次前往西藏創作,用影像見證西藏的發展變化,他就是人稱“西藏通”的攝影家——車剛。
車剛 . 2019-11-20 10:00
【 名家話影 】
曾毅是地地道道的“老濟南”,具備濟南人特有的謙和、低調。他常說,我喜歡做不喜歡說,更不喜歡夸夸其談。著名國際策展人、美國聯系圖片社總裁普雷基在他為曾毅畫冊寫的序言中所說的:“這位濟南人在生活中卻是十分低調、十分謙和的人,在他策劃的活動舞臺上,你幾乎找不到他的身影,我的印象他總是臺前或者幕后忙前跑后,累得滿頭大汗。謙謙君子,不計功名,這是我和許多與他相識的朋友的一致看法"。也許,這就是所謂的“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吧!
曾毅 . 2019-11-19 10:36
01020304050607下一頁>> | 共計:562條,總頁數:38頁,當前第1頁 | 跳轉到第 頁 |